站内导航

  • 首页
  • NBA

    NBA球员,必须吃夜宵

    2025-11-01 17:31:51
    没人想到,杨瀚森出门吃个夜宵,也能引发一大波批判浪潮。就在几个月前,他还在联合试训的新秀对抗赛后引用姚明的建议:“他告诉我,吃好喝好睡好。”而现在,他连吃饭都成问题了。

    当然,我们都知道球迷们着急看到杨瀚森打出来。那场新秀对抗赛上,杨瀚森12分2助攻,是全场最靓的仔;而常规赛打到现在,他场均5.8分钟1.8分。

    不过和不满的中国球迷相比,波特兰那边反而淡定很多,开拓者记者乔-弗里曼的第一反应是:“这看起来很好吃,我想知道他去了哪家店,赛后我也想和他一起吃火锅。”

    随后这位圈内人透露了更多细节:“球员在赛后外出是很常见的,尤其是在餐馆吃饭。NBA几乎没有人在赛后训练,这些球员在4天内打了3场比赛,他们的节奏很快,球员们都非常努力,赛后他们确实需要休息,球员们也需要吃东西,这很常见,这在NBA文化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”

    弗里曼甚至举了科比的例子,当年湖人和开拓者打完比赛后,科比和队友也下了馆子。“所以说NBA每个人都会出去吃饭,这一点也不罕见。”

    NBA是个大染缸,里面永远不缺科比这样的训练狂魔和沙克这样的天赋型摆子,但随着赛季强度和整体水平逐渐提升,训练科学化、饮食专家化也是大势所趋。每个NBA球员都会出去吃饭,但在回家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吃牛油果鱼肉鸡肉沙拉。

    火龙家族二当家多曼塔斯-萨博尼斯就是典型,同是海外出身的大中锋,小萨一年12个月里,只有休赛期第一个月能“想吃啥就吃啥”,他会去西班牙吃火腿,回立陶宛吃土豆夹肉煎饼,但这个月一结束,他就要回归篮球训练,并严守清教徒一般的饮食习惯,远离面包和意大利面这些麸质,甚至不能吃苹果、酸奶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。

    在休赛期的训练日,小萨会早起吃牛油果、鸡蛋、咖啡、沙拉或燕麦粥;上午训练结束后喝一杯富含基础营养物的奶昔,紧接着吃午饭;晚上以鱼类和牛排这种优质蛋白为主,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清淡,饭后的小萨还要加练45分钟左右的投篮。

    到了比赛日,小萨摄入的营养会更多,他特意提到,自己会在赛后去吃一顿,大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,例如鸡肉意面和米饭,而在训练开始前,他还会喝蛋白奶昔,并补充肌酸。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一致性,无论你做什么,都要坚持下去,并投入百分百的努力,从长远来看,这一定会有所回报。”

    小萨制定如此严格的饮食计划,目标只有一个:在整个赛季期间,把体重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,这也是很多NBA球员规划饮食的核心指标。

    前NBA球员、现太阳队助教穆斯卡拉是另一个典范,他在比赛日要吃五顿饭。

    身高2米08,体重109公斤的穆斯卡拉,新秀年间在球队营养师的帮助下,制定了细致的五餐制饮食方案。第一顿安排在9点,以煎蛋卷、香肠、华夫饼和水果为主。“早餐对我至关重要,如果不吃早饭,新陈代谢就会紊乱,更难以维持体重。”

    第二顿安排在投篮训练结束后,下午一点,穆斯卡拉一般会选择超市的定制盒饭;第三顿在下午四点,午睡后简单吃个三明治;第四顿是傍晚六点,赛前补充谷物棒或是果酱三明治;第五顿在赛后,需要马上补充恢复性饮料和正餐。

    “如果在客场打比赛,我还会在躺下睡觉之前再吃第六顿。”

    他有着自己的饮食准则:“就算我吃的不是最健康的,那也比不吃好。不过我会避免精致碳水,严格控制糖分和面食摄入,同时我也不会吃空热量食物(含有大量热量,但缺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必需营养素的食物,例如饼干薯片糕点等一切让人愉悦的东西)。”

    在一次客场之旅使用这套五餐小连招之后,穆斯卡拉非常开心。而他开心的原因是:“我的体重好像涨了一斤。”

    其实五餐制并不是穆斯卡拉的专属套餐,奥尼尔早在上世纪就这么吃饭了,只不过他当时的宗旨是少吃多餐、减轻体重。

    营养学等科学理论正前所未有地渗透进职业体育,在詹姆斯、纳什、雷阿伦等前辈的示范作用下,绝大部分NBA球员都有自己的健康食谱和饮食计划,不过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偏好。

    自律的人永远自律——约基奇当年在亚得里亚海联赛每天喝3升可乐,后来在去美国的飞机上下定决心,干掉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罐可乐;

    布克在大学天天吃炸鸡,进NBA后特地聘请私人厨师,和库里一样吃起了蔬菜鱼肉;

    保罗更彻底,在34岁的时候转型素食主义者,一点荤腥都不碰;

    特雷杨刚进联盟时只有74公斤,为了增肌每天狂饮5杯蛋白质奶昔,这才涨到81公斤。

    强迫症的人永远有自己的舒适区——詹姆斯每天必喝红酒,因为红酒有利于心脏健康;

    杜兰特每周要吃至少六顿鱼肉和海鲜,以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;

    字母哥每天必喝一杯加入水果和蛋白质的芹菜汁奶昔,因为专家说芹菜汁有抗炎功效;

    巴特勒每顿饭必吃牛油果,因为牛油果富含“单不饱和脂肪”。

    当然也有奇葩的——慈世平在赛前只吃豆子,别的啥也不吃;

    杰森-特里赛前从炸鸡到烤鸡无所不包,但只能是鸡肉;

    约什-哈特则嗜甜如命,赛前必吃特定品牌的糖果,再配一杯咖啡喝一袋爆米花,这家糖果公司甚至给他定制了专属包装盒。

    不过哈特这么做也情有可原,只有摄入超量的糖分,他才能在种植园主的鞭子下打满全场。

    达雷尔-阿姆斯特朗也是甜食专家,他会在赛前喝一杯加了7块方糖的咖啡,并在中场吃巧克力。某次季后赛期间,阿姆斯特朗在吃了猪肠后击败了活塞,他觉得这是一种好运,于是他连吃两场,魔术竟然真的3-1占据赛点。但这种迷信比猪肠的肠衣还脆,阿姆斯特朗没高兴几天,魔术就被活塞连胜三场淘汰出局,他从此再也不碰猪肠。

    和那些拥有私人厨师的自律型球星相比,还是哈特这种乐享口腹之欲的普通人更多一些。

    加里-佩顿更是有完整的赛前用餐仪式——他要躺在按摩式浴缸里,一边泡澡一边吃麦当劳巨无霸套餐。

    偏偏佩顿打满了整整18年NBA,出战了1335场比赛,其中10年保持全勤,另有3年只缺席了一场球。只能说麦当劳对他而言确实是保健良药。

    但无论他们吃什么,总会有人把这些当作讨论话题,这其中还包括圈内人。

    詹姆斯在赛季开始之前秀了顿红酒晚饭,就被球迷质疑“坐骨神经痛还喝酒”。

    恩比德在赛前总要边吃边按摩,从葡萄到芝士汉堡无所不包,甚至比赛快开始之前在赛场里吃。如今也被贝弗利在播客里狠狠吐槽:“习惯很重要,努力训练很重要,如果你不尊重比赛,比赛总会让你付出代价。我不会说他赛前吃芝士汉堡是造成他现状的原因,但这么做确实对你没好处。”

    贝弗利确实有这个资格,他在联盟撕咬了整整12年,比谁都清楚做到这一步要付出什么:“你要牺牲自己的生活方式、身体和日常习惯,你要做出点什么,才能让自己打得尽可能久。”

    可最后,除了球员自己,没人会真正在意这些东西。现在谁还记得加内特赛后必呼朋唤友大吃牛排龙虾、狂喝可口可乐?谁还记得20年前的姚明会经常在客场酒店里点上一整张披萨,对着电视机大快朵颐?

    最终,只有成绩会记住一切,这就是独属于竞技体育的绩效赢学。

   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“后厂村体工队”看看,有更多NBA、CBA相关考古、评论和人物内容>>